10.3969/j.issn.1673-503X.2023.02.008
2012-2021年海南岛极端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利用2012-2021 年海南岛323 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及ERA5 高分辨率资料,统计分析了海南岛近10a的极端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合成分析法探讨了产生极端短时强降水的环流背景.结果表明:海南岛极端短时强降水每年约为422.3 次,占短时强降水的 8%.极端短时强降水的季节和日变化明显,多发生在 4-10 月的午后(14:00-19:00),8 月站次最多,近 10a发生极端短时强降水的站次最多为 11 次,出现在海南岛西北部.极端短时强降水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 17:00,为每年 62.1 次.午后发生极端短时强降水的平均降水强度较大,均值为 67.8 mm·h-1,峰值为111.5 mm·h-1.海南岛极端短时强降水年、暖季(4-9 月)的空间分布有两个高发地区,为海南岛西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暖季的天气系统是影响海南岛极端短时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海南岛极端短时强降水逐月空间分布差异与海陆风、地形均有密切关系,各月触发条件不同,7-8 月极端短时强降水相对较多.
极端短时强降水、环流背景、海陆风
39
P468.0+24(气候学)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合作方向项目
2023-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