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503X.2014.06.006
锦州地区一次短时局地暴雨 V-3θ图特征
利用MICAPS 3欧阳位温分析图,运用V-3θ图结构分析法,对2013年7月1—2日锦州东部地区短时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锦州地区短时局地暴雨过程是在东北冷涡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常规天气学角度预报短时局地暴雨难度较大,V-3θ图结构分析法利用特性层信息的非均匀性和不连续性,反映垂直方向的涡旋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规暴雨预报能力的不足。在短时局地暴雨发生前12—24 h,锦州及其上游地区的V-3θ图上有超低温存在;从暴雨开始至暴雨结束,锦州地区逐渐从“顺滚流”转为“逆滚流”;θ、θsed和θ*曲线有多处左倾转为平缓右倾,不稳定能量逐渐减少;水汽条件从有干层侵入至整层湿层,最后转为整层干层,这些特征对锦州地区短时局地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分析雷达速度资料可以判断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进而判断“滚流效应”,弥补V-3θ图时空分辨率低的不足;不同下垫面分布可以改变边界层的风向风速,从而影响“滚流效应”,这也是局地暴雨落区预报的重要依据。
V-3θ图、短时局地暴雨、超低温、滚流效应
P458.1+21.1(天气预报)
中国气象局公益性行业专项“东北冷涡背景下强降水的监测和预报技术”GYHY201006006资助。
2015-0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