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80/j.cnki.1004-0544.2023.09.005
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逻辑探赜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必然要求,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逻辑可以从技术研发、技术运用和技术监管三个层面展开.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层面: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满足受众获取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需要;坚持公开公正原则,缩小受众接收主流意识形态的贫富差距;坚持道德责任原则,划定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伦理底线.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层面:精准识别反主流意识形态内容,防止削减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力;有效预测网络意识形态风险走向,避免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助力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式,切实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在人工智能技术监管层面:明晰人工智能监管责任主体,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强化主导力量;确立人工智能监管道德规范,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扎紧伦理藩篱;健全人工智能监管法律法规,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筑牢法治屏障.
人工智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伦理规范
D64(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暨同名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23-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