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4180/j.cnki.1004-0544.2023.09.005

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逻辑探赜

引用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必然要求,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逻辑可以从技术研发、技术运用和技术监管三个层面展开.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层面: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满足受众获取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需要;坚持公开公正原则,缩小受众接收主流意识形态的贫富差距;坚持道德责任原则,划定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伦理底线.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层面:精准识别反主流意识形态内容,防止削减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力;有效预测网络意识形态风险走向,避免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助力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式,切实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在人工智能技术监管层面:明晰人工智能监管责任主体,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强化主导力量;确立人工智能监管道德规范,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扎紧伦理藩篱;健全人工智能监管法律法规,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筑牢法治屏障.

人工智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伦理规范

D64(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暨同名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23-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6-5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理论月刊

1004-0544

42-1286/C

2023,(9)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