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354/j.cnki.23-1013/d.2022.06.016
"儒家角色伦理说"批判
近年来,以角色伦理诠释儒家哲学思想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基于人的关系性存在这一事实,"儒家角色伦理说"认为个人的离散性是一种概念上的抽象,严格的自主是一种误导性的虚构."儒家角色伦理说"反对行为主体与行为本身相分离的非批判性的实体本体论,它注重身体在实现个人身份和完善行为方面所发挥的不容忽视的功能,它强调道德创造力在思想和生活的完善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家角色伦理说"不仅未能合理定位好"角色"与"角色伦理"范畴的含义,而且作为此种学说理论依据的关系首要性、阐释域境方法论也困境重重.儒家哲学实质上是一种中国式德性伦理.以德性伦理学来定位儒家哲学,可以十分鲜明地彰显儒学的哲学性,可以很好地回应"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可以找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相通之处,可以建构一种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中国式德性伦理学,即一种不同于建立在个人、理性和自由基础上的且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方法的德性伦理学,从而实现儒家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
儒家哲学、"儒家角色伦理说"、德性伦理学、批判
B222(先秦哲学(~前220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1VSZ037
2023-0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3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