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8594.2007.02.010
究竟是"社会国家化"还是"国家社会化"?——从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看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在当代探讨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问题上,"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 是当代学者们从两种不同的立场出发得出的两种相反的经典理论研究范式."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孰优孰劣?马克思的"国家-社会"结构理论为我们科学把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以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为指导,走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协调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必须和必然.
社会国家化、国家社会化、"国家-社会"结构理论、市民社会、马克思
D61(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2007-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