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8594.2006.03.014
马克思主义从冲突到和谐的转换机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冲突与和谐、对立与统一以"潜在"和"显现"的形式存在,这表现在以下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是否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否有现代性?马克思主义是否全球化?对解决方法如何选择?作为中国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这需要我们在如下几方面进一步发掘: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发源地;真实而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发展的、开放的、多元的;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需要在现代实践中得以丰富.分析马克思主义从冲突向和谐转化的内在机制,其方法论意义在于:多实践,少争论;不刻意追究,保留适度模糊性;等待时机,促进成熟;在两极中找中立,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在对立中调节,促进双赢.
马克思主义、冲突、和谐、划时代意义
A81(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4SJD710001
2007-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