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气化脱磷炉渣留渣吹炼成渣路线理论分析
转炉渣作为炼钢工艺的副产品,具有极大的综合利用潜力,但磷元素富集限制了在炉内循环利用.基于溅渣护炉过程中进行熔渣气化脱磷操作,在实验室开展焦炭还原转炉渣气化脱磷热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留渣碱度在2.81~3.71时,气化脱磷渣的磷分配比随炉渣碱度的升高而增大;留渣的FeO质量分数在16%~28%时,随着FeO含量的增加,气化脱磷渣的磷分配比增大.气化脱磷渣具备一定的脱磷能力,在脱磷阶段的理论成渣路线应遵循高FeO含量,碱度先由高到低,然后缓慢增加,成渣过程中理论渣系控制在R=1.55~3.17,w(FeO)=28%~46%.采用该成渣路线进行生产实践,终点钢水磷质量分数降低了 0.006百分点,钢铁料消耗降低了 4 kg/t,渣料消耗降低了 4.6 kg/t,既保证了高效脱磷,又降低了冶炼成本.
转炉渣、气化脱磷渣、磷分配比、成渣路线
40
TF769.4(炼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2024-0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