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3210.2024.04.014
图像史视域下1917年涿县水灾研究
图像与文字都是历史记述的重要方式,但图像可以更直观地再现文字无法呈现的历史细节,佐证或纠正相关历史记载,邓之诚1917年拍摄的涿县水灾照片在这方面就极富价值.梳理邓之诚水灾摄影照片,对比并结合文本记载,对1917年涿县水灾的致灾祸首、灾情、急赈问题能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从致灾祸首看,此次水灾祸首应为拒马河,而非永定河.从灾情看,灾民身、心受到水灾双重打击的同时,严重的城乡和贫富差异又进一步加重了底层贫民的受灾程度.从灾情应急赈济看,个人和慈善团体的义赈明显发挥了主导作用,其中中国红十字会的急赈更呈现了严格遵守红十字会活动宗旨、多举并重、集中式多点散赈的特点.
图像史、涿县、水灾、邓之诚
40
K25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河北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优秀青年项目
2024-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1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