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6649.2014.06.008
阿根廷债务技术性违约的根源与影响
2014年下半年,阿根廷陷入2001年以来的第二次主权债务违约,此次债务违约是一种技术性违约,其直接原因是美国最高法院判决阿根廷政府必须向NML资本管理公司等少数“钉子户”债权人履行全额支付责任,而阿根廷不愿对这部分债权人进行支付,同时因技术原因而无法对其他债权人履行债务支付责任.阿根廷债务违约的发生源于明显的体制机制弊端,如债务重组的机制不完善、对债权人的差异化处置机制以及债务重组中“门栓法”、同等权益条款以及未来权益追溯权等条款导致的法律问题.此次债务违约可能重创阿根廷财政与经济稳健性,并使得全球性主权债务重组机制面临新的制度性冲击,然而,它对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较为有限.阿根廷债务困局带来的启示是应高度重视财政预算的稳健性及主权债务处置的审慎性.
阿根廷、债务违约、“钉子户”债权人、债务重组
36
D9 ;F8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方国家金融危机与制度弊端分析研究”项目批准号14CJL01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监管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13 AJY018;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重点课题“债务危机演进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0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