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47/j.cnki.2096-1413.202328010
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110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5例.对照组采用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采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个月,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瘦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Ⅰ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 周、3 个月,两组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的Cor、E水平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Cor、E水平低于术后 1周(P<0.05).结论 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有助于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椎体稳定性,下调瘦素、PⅠNP水平,且不会增加机体应激反应.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
8
R687.3(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院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o.2020ZX011
2023-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