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47/j.cnki.2096-1413.202309026
牙釉质表面残留粘接剂的不同去除方法对托槽再粘接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牙釉质表面残留粘接剂的不同去除方法对托槽再粘接的影响,为临床安全去除粘接剂并保证再粘接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因正畸治疗拔除的健康上颌前磨牙51颗,按照去除牙釉质表面残留粘接剂的不同方法随机分为喷砂组、激光组和矽粒子打磨轮组,每组17颗.在常规粘接托槽后,测试托槽初次粘接的剪切粘接强度;再分别用喷砂、Er:YAG激光、矽粒子打磨轮对粘接牙面进行处理,并进行再次粘接.比较三组样本初次、再次粘接时托槽和牙面间的剪切粘接强度.粘接剂处理后,三组各选取2颗牙进行扫描电镜下评估.评估并比较三组样本的粘接剂残留指数(ARI)评分.结果 初次粘接时,三组托槽和牙面间的剪切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再次粘接时,三组托槽和牙面间的剪切粘接强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再次粘接时,激光组托槽和牙面间的剪切粘接强度高于初次粘接时(P=0.00);再次粘接时,激光组托槽和牙面间的剪切粘接强度高于喷砂组(P=0.02);再次粘接时,激光组和矽粒子打磨轮组、喷砂组和矽粒子打磨轮组的托槽和牙面间的剪切粘接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喷砂组和激光组基本看不到粘接剂的残余,但喷砂组对牙釉质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激光组牙釉质破坏最少且粘接剂残余最少;矽粒子打磨轮组残余粘接剂最多,牙釉质破坏介于激光组和喷砂组之间.三组的AR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结论 Er:YAG激光处理后的再次剪切粘接强度高于初次粘接时,并且相对于喷砂和矽粒子打磨轮更能保护牙釉质表面.Er:YAG激光更适合用于临床去除牙釉质表面残余粘接剂.
粘接、Er:YAG激光、扫描电镜、剪切粘接强度、托槽、牙釉质
8
R783(口腔科学)
2023-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