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47/j.cnki.2096-1413.202303001
基于门静脉高压探讨鼓胀退水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
目的 分析鼓胀退水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运用改良的CCl4-酒精综合法对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进行肝硬化腹水造模,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给予不同剂量鼓胀退水贴神阙穴外敷.治疗过程中,模型组2只大鼠死亡,中剂量组3只大鼠死亡.比较各组大鼠的腹水量、腹围、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观察各组大鼠HE染色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显微图.比较各组大鼠的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比较各组大鼠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高、中剂量组的腹水量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高、中、低剂量组的腹围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组的TBIL、ALT、AST、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HE染色发现,高、中、低剂量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高、中、低剂量组的VEGF免疫组化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的NO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中剂量组的ET-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鼓胀退水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在于降低血管活性物质NO和ET-1水平,下调肝组织VEGF表达,从而改善门静脉高压.
鼓胀退水贴、肝硬化腹水、门静脉高压、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8
R285.6(中药学)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
2023-0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