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47/j.cnki.2096-1413.202213020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在病态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在病态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86例需实施手术治疗的病态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依据编号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为期两周的呼吸功能锻炼,由同一组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指标、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意识复苏时间、血氧水平恢复时间、拔管后躁动评分、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炎症指标.结果 T0~T1时,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时,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的PaO2、PaCO2、pH、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5时,观察组的PaO2、pH、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意识复苏时间、血氧水平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拔管后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IL-6、IL-10、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在病态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稳定体征及血氧指标,促进麻醉恢复,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改善炎症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病态肥胖、呼吸功能锻炼、血氧指标
7
R614.2(外科手术学)
2022-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0-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