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47/j.cnki.2096-1413.202128011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后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后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R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下表现.根据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对患儿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MPP患儿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RMPP患儿中,塑型性支气管炎35例(塑型组),非塑型性支气管炎65例(非塑型组).塑型组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长于非塑型组,呼吸急促、胸腔积液患儿占比、支气管镜灌洗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非塑型组,淋巴细胞比例低于非塑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持续时间、呼吸急促、胸腔积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为儿童RMPP后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发热持续时间、淋巴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的临界值分别为10 d、30%、40 mg/L、450 U/L.结论 儿童RMPP后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尤其应关注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淋巴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
6
R725.6(儿科学)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般项目-社会发展领域No.2018SF-242
2021-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