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47/j.cnki.2096-1413.202122012
PKP与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6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PKP组(41例)和PVP组(5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个数、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随访至术后1年,比较两组的VAS、ODI评分和Cobb角.结果 PKP组的手术时间长于PVP组,骨水泥注入量大于PVP组,医疗费用高于P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水泥渗漏个数、住院时间及各时间点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PKP组的Cobb角小于P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与PVP均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PKP在矫正患者脊柱后凸畸形方面的效果优于PVP,但其会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及医疗费用,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权衡利弊选择治疗方案.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6
R683.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年
2021-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