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47/j.cnki.2096-1413.202010005
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屈光回退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眼科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200例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LASIK术后随访1年是否发生屈光回退,将患者分为屈光回退组与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屈光回退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术前眼轴长度、术前屈光度数、术后角膜中央厚度变化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屈光回退组与对照组在性别、病程、术后瞳孔变化、术后眼压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年龄、术前眼轴长度、术前屈光度数、术后角膜中央厚度变化为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术前眼轴长度、术前屈光度数、术后角膜中央厚度变化是导致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发生屈光回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LASIK术后屈光回退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
高度近视、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屈光回退、眼轴长度、屈光度数、角膜中央厚度
5
R779.63(眼科学)
2020-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