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528/j.issn.1003-3548.2022.02.011
早产新生儿APTT、PT、FIB与D-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早产新生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早产新生儿118例作为早产组,其中早期早产36例,中期早产42例,晚期早产40例,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足月新生儿118例作为足月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不同早产时间凝血功能,分析不同早产时间和APTT、PT、FIB、D-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早产组APTT、PT、D-D水平比足月组高,FIB水平比足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早产儿APTT、PT、D-D水平较早期早产、中期早产儿低,FIB水平较早期早产、中期早产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APTT(r=-0.598)、PT(r=-0.571)、D-D(r=-0.612)和早产时间呈负相关,FIB(r=0.691)和早产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早产新生儿易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且早产时间越早、胎龄越小凝血功能障碍风险越高,积极监测APTT、PT、FIB、D-D水平可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状况,有利于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降低出血性疾病发生风险.
新生儿、早期凝血功能障碍、早产时间、凝血功能
42
2022-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