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3384.2024.07.007
基于不同标准的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及风险因素
目的 采用不同标准对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及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2023年7-9月老年患者(年龄≥65岁)门诊处方,依照2023版Beers标准及2017版中国PIM标准分析PIM发生情况,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种标准检出PIM的一致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发生PIM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4 597份有效处方,其中,2023版Beers标准PIM检出率为15.39%,高于中国PIM标准检出率(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86,P<0.01).结合两种标准,PIM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为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胰岛素.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证实,两种标准检出PIM的一致性较差(κ=0.3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eers标准,老年患者发生PIM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疾病种数和药品品种数(P<0.05);基于中国PIM标准,老年患者发生PIM的影响因素为年龄、疾病种数和药品品种数(P<0.05).结论 门诊老年患者发生PIM较为普遍,尤其需要关注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基于两种标准的研究结果均提示老年患者发生PIM的主要风险因素为年龄、疾病种数和药品品种数;两种标准PIM阳性检出率一致性较差,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将两种标准结合应用.
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Beers标准、中国PIM标准
22
R95(药事组织)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
2024-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5-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