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3429.2023.01.032
肠道菌群对结直肠癌发生的研究状况
结直肠癌( CRC)是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的健康负担,2020 年相关数据显示, CRC发病率、病死率分别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三位、第二位[1].西方发达国家为CRC高发地区,其发病率大约为发展中国家的3 倍[2].CRC 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恶性肿瘤,诱因包括饮食、乙醇、肠道菌群等环境因素和家族性息肉病、遗传性肥胖等遗传因素,在这些因素中,遗传因素在导致散发性CRC中的作用较弱,环境因素作用较大[3].在环境因素中,肠道菌群受肥胖、西方饮食模式及乙醇等因素的影响,使其组成和丰富度均发生改变,这对CRC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4].肥胖可能通过减少肠道中产生短链脂肪酸细菌的丰富度,从而降低短链脂肪酸的产量,从而增加患CRC的风险[5].在美国,估计有5%的CRC患者是由于肥胖导致的[6].西方饮食模式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壁通透性增加,使有毒细菌代谢物排泄到循环中,促进全身炎症反应发生,最终使得CRC发生[7].不仅如此,部分肠道菌群可以在肠道组织中通过诱导异常的免疫反应,使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削弱,同时产生致癌毒素再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从而改变了肠道的局部免疫微环境,进一步发挥肠道菌群的致癌作用.产生的致癌毒素还会生成致癌代谢物、活性氧和其他自由基等,导致宿主细胞中的DNA损伤并引发突变,最终导致CRC的发生[8].
结直肠肿瘤、肠道菌群、菌群失调、早期诊断、综述
36
R735.3(肿瘤学)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
2023-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