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3429.2019.06.001

药源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及误诊分析

引用
目的 分析药源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探讨误诊原因.方法 以"溶血""溶血性贫血""drug-induced by antibiotics""hemolysis associated with drug"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光盘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时间为2000年至今,记录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195例病例报道,发现引起溶血性贫血最常见药物为抗生素,其次为抗结核药物,且与用药途径无明显相关性,发生时间多为用药后5 min~3.5个月.本组首发症状无特异性,45例表现为头昏、乏力,44例表现为发热,37例表现为恶心、呕吐;74例出现"酱油尿",其中9例以"酱油尿"为首发症状.本组误诊时间2~10 d,误诊疾病分别为普通药物不良反应、感染、泌尿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2例入院后即死亡;41例仅停药病情好转;152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74例予血液透析治疗,8例予丙种球蛋白输注,1例行脾脏切除术.26例死亡,其中2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死于单纯肾功能衰竭快速进展,1例死于心肌弥漫间质水肿.结论 药源性溶血性贫血罕见且凶险,涉及药物广泛,临床医师熟悉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常见药物及其临床特点对于及时识别并避免致死性医源性损伤至关重要.

贫血、溶血性、误诊、感染、出血、药物过敏

32

R556.6(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2019-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误诊误治

1002-3429

13-1105/R

32

2019,32(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