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3429.2015.01.045
美国FDA对抗抑郁药物可能导致自杀倾向增加的警告为何引发争议?
摘译:2004年底美国FDA决定:“在抗抑郁药物的包装上必须醒目提示青少年人群使用这类药物有增加自杀倾向的风险。”从此关于这一警告的质疑不断,到2007年达高峰,有论文发表了两组数据,一组数据显示全美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量逐年递增,2005年抗抑郁药物处方量突然下降;另一组数据显示美国青少年自杀率逐年降低,2004年突然增加。有人会认为两组数据是有关联的,为反对FDA的决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译者注:反对者认为该警告会导致抑郁症患者拒绝服用药物,使患者不能及时治疗,自杀率反而增加,2004年自杀率上升可能与药物警告有关)。事实上,美国青少年自杀率在2004年短暂升高,而在2005年后的数年内青少年自杀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这种数据的变化很可能是随机的自然波动,很难证实与药物警告有关,而且抗抑郁症药物的处方量至2005年才开始减少,而青少年自杀率在2004年就已升高,且高峰仅维持了1年。近十年来关于FDA药物警告的是与非一直争论不休,2014年有作者(见上文)把抗抑郁药物的处方总量与精神类药物中毒病例数进行了比较,并把精神类药物中毒武断地视为自杀倾向的替代指标,而不管精神类药物中毒是意外中毒还是有意自杀,实际数据显示属于精神类药物意外中毒病例数远高于服药自杀。一些人始终纠缠于某些问题,除增加对某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担忧外,不会有任何意义。
美国、抗抑郁症药物、类药物中毒、自杀倾向、自杀率、青少年、实际数据、警告、意外中毒、显示、处方量、病例数、抑郁症患者、替代指标、论文发表、及时治疗、服药自杀、使用量、总量、摘译
TQ4;R97
2015-0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