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3429.2014.10.039
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限制性液体复苏亦称低压性复苏或延迟性复苏,是指机体处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时,通过控制液体输入的速度,使机体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直至彻底止血。当患者受伤出血后应尽量缩短至手术止血时间[1],从发生失血性休克到接受手术止血的时间段内,为保证患者组织器官氧供,液体复苏无疑是最重要的治疗策略。近年来,随着对休克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其可有效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NF-κB的活性及mRNA的表达,抑制炎性反应,并可使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快速恢复,明显减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发生的概率,有效改善此类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可减少出血量、减轻酸中毒,避免过度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休克期组织器官的灌注和氧供,再加上尽快止血或损伤控制性手术,从而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近年有关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较多,进展较快,本文复习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创伤和损伤、休克、出血性、复苏、液体
R605.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063
2014-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