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3429.2012.02.042
心肺复苏术相关损伤的探讨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临床抢救心脏暂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已被临床广泛接受[1-4].CPR由Kouwenhoven等于1960年首次提出,其能借助外力建立通气及实施胸外按压早期除颤,以提高心脏暂停患者的生存率[5].然而,有学者发现CPR过程中会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损伤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损伤是否会影响复苏成功率及复苏成功后患者生存期、健康状况等越来越多地被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行CPR后损伤发生率、损伤部位及类型、损伤后果及病理学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的实施CPR提供理论依据.
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术、创伤和损伤
25
R654.1(外科学各论)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