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3429.2001.01.081
脑瘤误诊为青光眼二例
@@【例1】 女,17岁。以头痛伴间歇性黑朦3个月先后再就诊于市、区级3所医院眼科,经周边视野等项眼科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最后至我院眼科门诊,重新询问病史时发现,患者近4个月每次月经推迟2周以上,伴有食欲不振、肥胖等内分泌紊乱症状,眼科检查视力、眼压、前房角、眼底均无阳性发现,院外检查的周边视野为双颞侧视野呈弧形缺损,考虑垂体肿瘤。后经头颅CT检查证实。后转外院行伽马射线刀治疗而愈。
【例2】 男,52岁。以青光眼术后7天,头痛、恶心、呕吐3天,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询问病史,患者诉头痛、视物不清已1年余,在当地县医院诊断“闭角型青光眼”,给予20%甘露醇静脉注射后行双眼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次日,症状基本缓解。术后第4天停用甘露醇,当天夜晚即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查体:右眼视力4.5,左眼4.3;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双眼虹膜颞上方均可见周边切孔,晶体皮质成楔形混浊;视乳头边界清晰,颜色为桔黄,杯盘比为0.4,眼压均为12.55 mmHg。鉴于患者已有眼部症状1年余,而眼底杯盘比却无明显变化,进一步行颅脑CT检查,显示右侧颞叶脑膜瘤,经手术治愈。
脑瘤的眼征以视盘水肿为重要客观征象,发生率在80%左右。但幕上肿瘤视盘水肿的发生率较幕下者低,出现也较晚。并非每一例早期脑瘤都引起视盘水肿,无视盘水肿亦不能除外早期颅内高压征和脑瘤的存在。本文2例均为手术证实的脑内幕上肿瘤,而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眼底仍无变化,这就是幕上肿瘤的特殊性和隐蔽性。例1的月经紊乱、食欲不振、体形发胖及双颞侧偏盲,难以仅用青光眼的诊断解释;例2的视力减退也不符合眼病的发展规律。作为一名眼科医师,应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相关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思路不能局限于本专科内,才能提高诊断率。
脑瘤、误诊、视盘水肿、眼科门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幕上肿瘤、症状、诊断、眼科检查、周边视野、头痛、食欲不振、虹膜周边切除术、眼底、青光眼术后、视力、患者、甘露醇、发生率、杯盘比
14
R739.41(肿瘤学)
2004-03-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