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6483.2015.02.030
腹壁切口骨化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患者,男,68岁。因“便血1年余,大便不规律2周”于2012年1月4日入院。患者2011年2月14日因结肠癌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结肠中分化腺癌(部分呈黏液腺癌),肿瘤侵及肠壁全层;两侧断端未检见癌组织;肠系膜可见癌结节(一枚)形成;肠系膜淋巴结(0/3)内未见癌转移。术后行放、化疗治疗,术后11个月切口处出现包块,疑为切口种植转移,而转外科治疗。体检:T 36.4℃,P 76次/分,R 19次/分,BP 120/80 mmH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腹平软,腹部正中见一约20 cm 术后瘢痕,愈合良好,腹壁瘢痕处皮下可及一直径约3 cm 包块,质中,固定,边界不清,无触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诊断为降结肠癌术后(pT3 N1 M0Ⅲ期 G2-3);腹壁包块性质待查。于1月6日在连硬外麻下行腹壁包块切除术,取皮下肿块上方切口,长约10 cm,沿原手术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在腹白线和腹膜之间可扪及一7.0 cm ×1.0 cm大小的包块,质硬,包块未进入腹腔,表面可见瘢痕组织包裹,完整剔除整个条状包块;术后包块送病检,病理报告:腹壁切口骨化。术后第8天拆线,切口无感染,随访2年无复发。
腹壁、切口骨化
2015-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