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6483.2011.05.006
我国急性下肢缺血外科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急性下肢缺血(ALI)外科治疗现状和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以改善预后.方法 通过荟萃分析方法,分析近10年国内发表的急性下肢缺血文献的文献资料,了解其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47个中心共32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68.4%患者病因为房颤,10.7%患者合并高血压.股动脉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45.2%患者股动脉受累.开放手术是ALI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89.4%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其中95.6%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救肢率为81.7%±12.7%.以CDT为代表的介入手术治疗在国内逐渐开展,93.4%为2005年以后文献报道,救肢率为98.1%±3.7%.总体水平的平均救肢率,并发症率,截肢率及30d死亡率分别为:82.9%±10.9%,17.8%±16.4%,11.7%±9.8%和5.4%±4.4%.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肾功能不全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分别占所有并发症的35.4%和17.5%.心脏意外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占所有死亡患者的32.7%,发生心脏意外者65.4%死亡.结论 房颤是导致急性动脉栓塞的首要病因.动脉取栓是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主要传统方法,而导管溶栓技术已有明显的逐年增加趋势以取代部分外科手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围手术期的有效抗凝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取栓、导管溶栓、中国
19
R656(外科学各论)
2011-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