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2587.2023.01.007
某三甲医院2021~2022年276例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我院提供科学、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输血管理系统统计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总人次,收集此时间段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及类别,分析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输血史、输注的血液成分、疾病类型等的关系.结果 期间接受输血治疗9237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76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30%,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0.70%),其次为新鲜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0.50%和0.31%).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11%、0.05%和0.004%,过敏反应分别为0.06%(红细胞)、0.64%(血小板)和0.16%(血浆).悬浮红细胞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0.23%)高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04%),过敏反应发生率无差别(0.06%和0.07%);新鲜冰冻血浆(0.50%)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血浆制品;浓缩血小板(1.09%)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采血小板(0.65%).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内科,其次为肾移植科.不同年龄、有无输血史、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输注的血液成分以及患者本身因素有关,临床输血时应综合多因素,选择合适的血液品种,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医院应完善输血不良反应上报体系,加强医护人员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增强输血不良反应上报意识.
临床输血、输血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
25
R457(治疗学)
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No.2022ZDXM031
2023-0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