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2587.2016.03.008
血站实验室开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意义的再次探讨
目的 通过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在第2次献血时筛查结果的分析,并与合格献血者进行比较,探讨核酸检测模式下血站实验室进行ALT筛查对提高血液安全性的意义.方法 对2011年11月~2013年7月上海地区498 085例献血者中再次参加献血,且2次献血间隔期在365天以内的单ALT不合格献血者和合格献血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人员在第2次献血时的筛查不合格率;同时,对单ALT不合格献血组中HBV、HCV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人员进行确认实验并分析结果.结果 单ALT不合格献血组的第2次献血筛查结果中ALT不合格率为20.32%,显著高于合格献血组(P<0.01):HBV、HCV、HIV和梅毒筛查的不合格率为0.13%、0.20%、0%和0.07%,与合格献血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HBV、HCV检测不合格人员的确认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在2组ALT不合格人员中未发现HBV、HCV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无反应性而核酸检测反应性的献血者.结论 开展核酸检测后,ALT筛查在排查献血者HBV、HCV窗口期感染或HBV隐匿性感染的意义不大,对提高血液安全的效果不明显.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核酸检测、血液筛查、血液安全
18
R457.1+2;R392.11(治疗学)
2016-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