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2587.2008.01.006
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评价急性白血病免疫双表型与治疗相关因素及临床预后的重要性.方法 自2000年4月~2005年12月所有初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00例,采用MICM分型,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根据EGIL标准诊断BAL共30例.结果 BAL占同期急性白血病(AL)7.5%,30例BAL临床表现与同期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P170表达阳性率62%,CD34阳性率73.3%,均高于同期非BAL(P<0.05),其中B-Ly+/My+双表型18例,T-Ly+/My+双表型10例,同时表达T抗原和B抗原2例.进行20例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异常核型占11例(55%),高于同期非BAL(P<0.01),28例BAL患者接受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35.7%,1年总生存率为10.7%,9例兼顾粒、淋二系的方案治疗后全部CR,平均无病生存期(DFS)7个月.结论 与同期非BAL相比,BAL的治疗效果较差、生存期短,与其较多的不良预后因素有关,对BAL治疗应兼顾粒、淋二系的诱导和巩固化疗方案,但长期疗效的评价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白血病、急性、免疫表型、双表型、预后
10
R733.7;R446.11(肿瘤学)
2008-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