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制作的影响因素
脑卒中是第二位致死性和第一位致残性疾病[1],缺血性脑卒中占其中的80%[2].脑缺血动物模型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以及预防、治疗的重要工具.与其他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相比,血栓栓塞性脑缺血模型更接近于临床脑梗死患者的特征,更适应溶栓研究的需求.目前,血栓栓塞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动物以啮齿类居多,其中又以大鼠应用最广,其原理是利用血栓阻塞脑血管,造成局灶性脑梗死[3-5].在此模型制备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其稳定性,现对这些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动物模型、局灶性脑梗死、制备过程、影响因素、实验动物、发病机制、致死性、性疾病、稳定性、啮齿类、脑血管、多因素、阻塞、综述、致残
26
R74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090301
2013-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