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麻诱导前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3月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97例,男48例,女49例,年龄3~12岁,体重15~5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S组,n=49)和对照组(C组,n=48).入室后即刻S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3 mg/kg,C组静脉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患儿全麻诱导和术中麻醉维持相同,术毕即刻停药并将患儿转运至PACU行全麻复苏.采用Aono四分评级法进行患儿苏醒期评分,评估患儿麻醉恢复阶段的躁动水平.记录麻醉诱导时哭闹情况、SpO2、PET CO2.记录拔管后15 min的Aono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苏醒期丙泊酚追加例数、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EA、术后呛咳、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切口出血、低血压、心动过缓、分泌物增多和SpO2<95%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S组麻醉诱导时哭闹发生率、拔管后15 min Aono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苏醒期丙泊酚追加例数明显减少(P<0.05),EA、术后呛咳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和SpO2<95%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切口出血、低血压、心动过缓、苏醒延迟或分泌物增多.结论 麻醉前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有效降低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EA的发生率,不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艾司氯胺酮、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苏醒期躁动、患儿
38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