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4月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65例,年龄18~40岁,BMI 19~35 kg/m2,ASAⅠ或Ⅱ级,孕期37~41周.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电刺激组(n=34)和对照组(n=31).电刺激组在内关穴进行电刺激,频率为50 Hz,电刺激30 min.对照组仅于内关穴连接电极,不予电刺激.记录蛛网膜下腔推注局麻药结束后即刻、1、3、6、9、12 min、胎儿娩出时的HR、SBP和DBP.记录蛛网膜下腔推注局麻药结束后至胎儿娩出期间产妇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记录镇痛泵使用时间和有效按压次数.记录产妇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和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电刺激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蛛网膜下腔推注局麻药结束后即刻、1、3、6、9、12 min、胎儿娩出时两组HR、SBP、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两组产妇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穴降低了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减少其血流动力学波动.
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穴、蛛网膜下腔阻滞、血压、心率、剖宫产
38
202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