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针头鞘应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
蛛网膜下腔阻滞操作简便,麻醉显效快且效果确切,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下肢手术.目前使用较多的蛛网膜下腔阻滞穿刺技术为"针内针"穿刺法,与传统的硬膜外麻醉比较,该方法起效更快.但老年患者由于韧带钙化、骨质增生等穿刺较困难,使用较粗的硬膜外穿刺针会损伤棘上韧带及软组织,易引起术后腰背疼痛[1].付志权等[2]研究表明, 25 G腰穿针因针太细,硬度较差,使用其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会导致穿刺操作时间延长,穿刺成功率降低.为了降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腰背疼痛的发生率,本研究拟将18 G硬膜外穿刺针改为更细的8号针头作为穿刺引导鞘引导25 G腰穿针,观察其应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
蛛网膜下腔阻滞、老年患者
37
R614;R719.8;R971.2
2021-06-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3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