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2089/jca.2020.07.002

镇痛指数指导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中的应用

引用
目的 评估镇痛指数(PTi)监测下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择期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0~70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 级.采用随机抽取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PTi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P组使用HXD?I多功能组合式监护仪进行脑电监测,根据PTi调节瑞芬太尼血浆浓度,维持PTi在40~60.C组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1~0.3μg·kg-1·min-1进行麻醉维持,根据手术刺激适当调节剂量.记录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瑞芬太尼使用量.记录苏醒后即刻、苏醒后15、30 min时的VAS评分.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后1、2 h、苏醒后即刻时血清中应激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β?内啡肽(β?EP)和血糖(Glu)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P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瑞芬太尼使用量明显降低(P<0.05),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切皮后1、2 h、苏醒后即刻时P组ACTH、AngⅡ、β?EP和Glu明显降低(P<0.05),苏醒后即刻、苏醒后15、30 min时P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切皮后1、2 h、苏醒后即刻时两组ACTH、AngⅡ、β?EP和Glu明显升高(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在PTi监测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这更接近或符合指导精准麻醉,实现全麻术中镇痛药物安全合理的应用.

镇痛指数、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

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100940

2020-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34-63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麻醉学杂志

1004-5805

32-1211/R

36

2020,36(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