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5805.2017.01.029

股静脉穿刺导丝滞留陷窝韧带与耻骨肌之间一例

引用
患者,男,52岁。因“发热伴神志不清4 h 余”于2016年6月23日来我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热射病”,因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拟行血液净化治疗,于入院后第5天在局麻下行右侧股静脉穿刺置管(型号11.5F 双腔,配用导丝规格3JFM-038-60)。穿刺前检查导丝前端完整,未见断裂,术前予丙泊酚镇静、布托啡诺镇痛,患者取仰卧位,臀部稍垫高,右膝关节微屈,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触诊右股动脉搏动最明显点,并采用双指法判断右股动脉位置及走行,选择右股动脉内侧0.5 cm,腹股沟韧带下方2 cm 左右处作为穿刺点,穿刺顺利,回抽静脉血通畅后置入导丝,导丝进入距穿刺针尾约25 cm 时有阻力感,拔出时稍用力,导丝则变为线状。反复多次尝试拔除导丝均失败。立刻行床旁血管彩超探查结果示:右腹股沟韧带至穿刺部位处股动静脉内未见明显金属回声影,行床旁胸腹部平片提示导丝前端位于右侧股骨粗隆水平。请血管外科医师会诊后认为导丝滞留肌肉间隙可能,有急症手术探查指征,嘱停止暴力拔除导丝操作,避免损伤肌肉及血管神经。全麻后血管外科医师沿残留体外导丝位置探查右侧腹股沟区,逐层切开皮肤、浅筋膜、阔筋膜、探查股三角发现:导丝头端位于陷窝韧带与耻骨肌之间,导丝前端打折并钩住股静脉后壁,予小心分离出导丝后见股动静脉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然后松解导丝前端周围肌肉组织,缓慢提出后见导丝前端弯曲打折,取出后予逐层缝合至皮肤并加压包扎。术中及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予改行 B超引导下左侧股静脉穿刺顺利,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体温趋稳定,脏器功能恢复,顺利出院。

股静脉穿刺置管、导丝、韧带、前端、股动脉、腹股沟区、血管神经、外科医师、术后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血液净化治疗、肌肉组织、动静脉、逐层缝合、位置、探查指征、生命体征、皮肤、加压包扎、急症手术

33

R61;R47

2017-03-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02-10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麻醉学杂志

1004-5805

32-1211/R

33

2017,33(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