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5805.2006.05.037
阿片类药物椎管内镇痛引起皮肤瘙痒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
@@ 椎管内注射阿片类药物镇痛可引发一些副作用,瘙痒是其中之一.鞘内注射吗啡时,瘙痒平均发生率为58%,硬膜外注射时为60%,应用其他阿片类药物或其他给药方式时为55%,药物剂量与瘙痒发生率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1].据报道应用阿片类药物的产妇瘙痒发生率较其他人群明显增高[2,3],可能是雌激素和阿片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4].目前尚不清楚椎管内应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瘙痒的确切机制,现有假说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瘙痒中心",而防治药物主要是抗组胺药、5-羟色胺受体阻断药、阿片受体拮抗药、丙泊酚、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镇静药.本文对阿片类药物椎管内镇痛引起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阿片类药物、椎管内镇痛、皮肤瘙痒、发生机制、发生率、阿片受体、中枢神经系统、甾体类抗炎药、应用、受体相互作用、椎管内注射、预防和治疗、硬膜外注射、受体阻断药、药物镇痛、药物剂量、相关研究、鞘内注射、抗组胺药、给药方式
22
R9(药学)
2006-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9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