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4695.2020.16.024

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肌电值、盆底组织状态及下尿路功能的影响

引用
目的 分析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肌电值、盆底组织状态及下尿路功能的影响,以及不同训练方法 的效果差异.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76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阴道哑铃盆底肌康复训练.随访12周,检测产后6周、12周盆底肌电值(Ⅰ、Ⅱ类纤维肌电值)、盆底组织状态[包括膀胱颈旋转角(θ)、压力状态下尿道膀胱后角(AS)和静息状态下尿道膀胱后角(Ar)]、下尿路功能[包括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意膀胱容量(VMCC)、最大尿流率(RMF)]和夜尿≥3次率.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12周Ⅰ类、Ⅱ类纤维肌电值均较6周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Ⅰ、Ⅱ类纤维肌电值产后12周时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12周 θ、AS、Ar均较6周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2周时 θ、AS、Ar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6周时下尿路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12周时BC、VMCC、RMF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指标差值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2周时夜尿次数≥3次率(13.16%)较对照组(26.3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盆底肌功能训练能促进盆底肌电、组织状态恢复,促进尿路功能改善,其中阴道哑铃盆底肌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提高效果,值得推广.

产后、盆底功能训练、盆底肌电值、盆底组织状态、下尿路功能

19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基金项目编号:201640173

2020-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760-176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1671-4695

11-4749/R

19

2020,19(1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