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4695.2013.10.014

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控制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的临床观察

引用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阻滞对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下肢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下肢疼痛患者39例,随机分为氨酚羟考酮组(n=19)和神经阻滞组(n=20).氨酚羟考酮组口服氨酚羟考酮(每片含325 mg对乙酰氨基酚+5 mg羟可酮),每日3次,每次1片,并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调整药物用量,每日最大剂量为8片/天.神经阻滞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行患侧坐骨神经臀点穿刺,穿刺成功后置管,做皮下隧道,固定导管,并连接自控镇痛(PCA)泵.100 ml药盒内配制0.15%罗哌卡因溶液,电子泵设定参数:单纯自控镇痛(PCA)模式,8ml/PCA,间隔时间30 min,每小时限量16 ml.治疗时间为两周.观察指标:①应用VAS镇痛评分评估镇痛效果.②采用Ramsa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③下肢皮温的变化.④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给药每日剂量均在药物安全适用范围,并氨酚羟考酮组高剂量组病例数占本组的52.6%;②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在VAS≤3分组对比中,神经阻滞组所占比率明显高于氨酚羟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前、后镇静评分比较显示,神经阻滞组治疗后均达到正常的镇静状态,而氨酚羟考酮组近30%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循环改善情况比较,神经阻滞组治疗后皮温有显著性增高(P<0.05),而氨酚羟可酮组治疗后皮温无明显升高.⑤氨酚羟考酮组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神经阻滞组(P<0.05).结论 坐骨神经阻滞治疗下肢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下肢疼痛患者神经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发生率低,在安全性和对下肢循环影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坐骨神经阻滞、罗哌卡因、氨酚羟考酮

12

R61;R58

2013-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60-76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1671-4695

11-4749/R

12

2013,12(10)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