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583X.2015.08.002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证的变迁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已走过20个春秋,其疗效已得到充分的肯定.随着系列临床研究结果的揭晓,其适应证也不断发生改变.从1998年最早的Ⅱb(C)类适应证,逐步发展到Ⅰ(A)类适应证;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Ⅲ或Ⅳ级拓展到Ⅰ~Ⅱ级;从窦性心律患者发展到心房颤动患者.对起搏依赖的心力衰竭患者其适应证变化也很大,从Ⅱb类适应证进展到Ⅰ(B)适应证,并且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没有严格限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大量右心室起搏给心力衰竭患者带来的危害,使患者达到最大获益.然而在QRS时限及形态的掌握上更加严格.目前认为,对QRS时限≥150 ms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CRT治疗的获益最大,已经否定了对窄QRS时限(<120 ms)的疗效.我们相信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CRT治疗的目标人群会更加明确和具体,CRT应答率会进一步提高.
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疗法
30
R541.6(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5-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4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