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5256.2016.03.019
表观弥散系数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评价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定量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6月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63例,根据肝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5组S0组(n=24)、S1组(n=18)、S2组(n=10)、S3组(n=6)和S4组(n=5).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测得ADC值.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分级(S)与ADC值呈负相关(r=-0.389,P<0.001);5组间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904,P<0.001);S0组与S1 、S2、S3、s4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8.5、3.0、0、0,P值均<0.05),S1组与S2、S3、s4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29.5、16.5、70.0,P值均<0.05);ADC值在定量评估有无肝纤维化(S≥1)和中重度肝纤维化(S≥2)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0.799,敏感性分别为100%、77.8%,特异度分别为89.7%、85.7%.结论 ADC值对于量化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肝硬化、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诊断
32
R575.2(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B2014373
2016-08-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9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