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宫颈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双层光谱探测器CT能谱图像在宫颈癌检出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首诊宫颈癌患者48例,均行光谱CT和盆腔MRI检查,有完整组织病理学资料.由两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以双盲法分析光谱CT40 keV及MRI图像,记录是否为阳性病灶,对阳性病灶多平面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及范围,判断有无宫旁浸润、阴道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并评价分期.采用x2检验分析比较上述各组参数之间的差异.选择动、静脉两期病灶强化最明显区,勾画病灶和髂动脉ROI,记录碘密度(IC),并计算标准化碘密度(NI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宫颈癌早期(≤Ⅱ A期)和进展期(≥Ⅱ B期)之间两项定量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IC、NIC诊断宫颈癌早期及进展期的效能.结果 MRI、光谱CT对宫颈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CT,分别为91.67%(44/48)、81.25%(39/48)、60.42%(2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谱CT对宫颈癌Ⅱ B期及以上诊断符合率(100%)高于MRI(9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对宫颈癌Ⅰ B1期及以下、Ⅰ B2~Ⅱ A期诊断符合率(80.00%、90.00%)高于光谱CT(20.00%、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谱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90.00%、100%、94.87%)高于MRI(65.00%、87.50%、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癌进展期动、静脉两期的IC、NIC均高于早期,动脉期IC、NI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动脉期NIC诊断宫颈癌早期及进展期的曲线下面积为0.718(95%CI:0.552~0.850),高于动脉期IC的曲线下面积0.704(95%CI:0.536~0.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2,P>0.05),动脉期NIC诊断效果较佳.结论 光谱CT可优化显示宫颈癌病灶及其浸润范围,对评价淋巴结转移有优势,动脉期IC、NIC在宫颈癌早期与进展期鉴别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光谱CT、宫颈癌、碘密度图、癌症分期
43
R73;R445.2;R816
2024-0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