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及影像学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ERNC-MRT)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ERNC-MRT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其中行CT和MRI检查的患儿分别为10例和3例.结果 本组患儿男7例,女3例,年龄1个月~6岁,平均(20 ±22.6)个月.肿瘤原发于颈部5例,纵隔3例,右侧腹膜后及盆腔各1例.瘤体大多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楚,最大径线2.2~11.1 cm,平均(7.3±3.1)cm.CT示肿瘤以实性为主,大多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多呈不均匀强化,4例内见囊变,1例见钙化,3例伴出血.MRI示肿瘤信号混杂,实性部分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或高信号,与CT检查一起统计,本组共发现6例肿瘤伴囊变,5例伴出血.确诊时,发现3例伴远处转移,3例静脉瘤栓,3例肿瘤经椎间孔侵入椎管,3例肿瘤侵犯破坏邻近骨质.结论 儿童ERNC-MRT常见于低龄儿童,颈部、纵隔及腹膜后等椎旁中线部位相对多发,易早期周边侵犯或远处转移,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横纹肌样瘤、儿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41
2022-03-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