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基础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PMSGCT)的CT、PET-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1例PMSGC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病理结果对照,11例均接受胸部CT增强及平扫检查,3例同期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结果 11例患者均为青少年男性,病灶CT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肿块10例,卵圆形状1例;右前纵隔7例,左前纵隔3例,左前纵隔-颈根部1例;最大径4.70~15.30 cm,平均(10.77±3.75)cm,其中6例最大直径≥10.00 cm.5例密度均匀一致,无坏死;4例伴少许斑片局灶性坏死;2例大部分为实性成分,内多发斑片、条片坏死.增强两期扫描11例均渐进性强化,中度强化7例,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2例.11例侵犯周围脂肪间隙,其中累及两侧头臂静脉和/或上腔静脉综合征3例,胸腺1例,心包及左肺静脉1例,气管及食管上段、主动脉弓1例,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心包及胸腔积液各1例,3例病灶放射性摄取均明显增高.治疗后5例完全缓解,5例病情稳定,1例术后复发.结果 PMSGCT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其CT主要表现为前纵隔密度均匀一致的不规则实性肿块或局部伴少许灶性坏死,常侵犯周围脏器及血管,可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增强扫描多为中度渐进性强化;病灶18F-FDG摄取呈高代谢.
纵隔肿瘤、原发性精原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40
R737.9;R814.42;R543.6
2021-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1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