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值变化对溶栓治疗前后脑缺血性半暗带的评估
目的 通过分析溶栓治疗前后脑缺血区ADC值的变化,探讨其在脑缺血半暗带(IP)中的价值.方法 对38例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就诊当日及经溶栓治疗20天后进行DWI、T2 WI、T2-FLAIR扫描,将就诊时DWI高信号大小定义为初始病灶(L0),治疗后病灶在T2WI或T2-FLAIR大小定义为最终梗死面积(P),前者大于后者的面积为组织存活区(ST),后者大于前者的面积为扩大区(LG).根据患者就诊时间不同分为4组,分别测量P、ST、LG及对侧正常区的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变侧DWI高信号区ADC值均较对侧减低,病变从中心到周边ADC值由低到高不同程度增加.相同时间点P、ST及LG的ADC值由低到高不同程度增加.随着脑梗死时间延长组织存活区所占比例逐渐减小.结论 (1)缺血半暗带可能在脑梗死24 h内都存在.(2)计算rADC值可以辅助判断脑损伤程度及评估溶栓预后.
磁共振成像、脑梗死、脑缺血半暗带
35
R743.33;R445.2;R81
2016-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