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涎腺肌上皮瘤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良、恶性涎腺肌上皮瘤(ME、MM)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ME和9例MM的CT表现.15例ME中男4例、女11例,年龄23 ~ 68岁,中位年龄52岁;9例MM中男7例,女2例,年龄34~70岁,中位年龄53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ME位于腮腺8例、颌下腺1例、硬腭2例、软腭3例、舌根1例.最小径0.9 cm,最大径5.2 cm,呈椭圆形12例、分叶状3例,边缘清晰12例、模糊3例.CT平扫呈等密度11例、稍低密度4例,密度均匀9例、不均匀6例(2例病灶内见小囊变区、1例见钙化灶).11例病灶增强后呈轻度强化3例、显著强化8例,后者以静脉期强化明显.MM位于腮腺7例、硬腭及面颊部皮下各1例.最小径1.9 cm,最大径7.6 cm,呈椭圆形3例、分叶状6例,边缘均较模糊,1例边缘见钙化,1例相邻腭骨压迫吸收.CT平扫呈等密度7例、稍低密度2例,密度不均匀,3例病灶内见囊变区.7例病灶增强后均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以静脉期强化明显.结论 涎腺ME和MM的CT表现无明显特征性,确诊目前仍依靠病理,但当CT增强扫描肿瘤静脉期出现显著分叶状强化,且肿块内见囊性结构时,有助于提示交界性ME和MM.
肌上皮瘤、恶性肌上皮瘤、涎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33
2014-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4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