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兔下腔静脉内置入125I粒子条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估兔下腔静脉腔内置入125I粒子条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A组(2枚粒子)和B组(4枚粒子),各12只.将6711型125I粒子制成粒子条.备好的粒子条经下腔静脉前壁荷包中央置入并悬挂固定在下腔静脉内壁.比较125I粒子条置入前后血常规及肝功能的变化;分别饲养1周、2周、4周、2个月、4个月后称体重,行实验室、多层螺旋CT(MDCT)增强扫描、DSA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两组间做比较.结果 两组均未发现与125I粒子辐射相关的腹泻及死亡.各组12I粒子条置入前后及两组间体重、血常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CT增强及DSA显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但CT显示粒子金属伪影严重、计数困难.大体标本示下腔静脉无穿孔、血栓形成.两组光镜下均见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脱落,中膜及外膜无明显改变.两组邻近125I粒子旁肝细胞坏死明显,B组较A组严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修复;远处肝脏及其他组织无异常.结论 兔下腔静脉管腔内置入线状排列125I粒子条是安全、可行的.影像学尤其DSA是粒子置入术对血管影响较好的评价手段.
近距离放疗、下腔静脉、放射性损伤
31
R730.55(肿瘤学)
2012-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7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