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管及其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的CT研究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对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的显示能力及其CT表现,为诊断面神经病变及相关手术操作提供可靠信息.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06年9月来我院行副鼻窦螺旋CT检查且无颞骨病变的患者70例,其中成人50例(100耳),儿童20例(40耳);均行副鼻窦横断面螺旋CT扫描,骨算法重组成像,将原始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PR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重组.在重组出的MPR斜矢状面、斜横断面上观察面神经管的正常形态,在MPR常规横断面、冠状面上对各段面神经管与周围重要结构的距离进行测量,比较不同年龄组间上述测量值有无差异.结果 (1)面神经管乳突段内缘与颈静脉窝外缘最突出点的距离在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距离小于左侧,儿童距离小于成人;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突段后缘距乙状窦前缘距离在成人测量值大于儿童(P<0.05),侧别及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乳突段前缘距外耳道后壁、圆窗龛后外缘、鼓岬外缘最突出点垂直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段下缘位于前庭窗下缘水平上方者占33.57%,位于其下方者占19.29%,与该水平平行者占47.14%.鼓室段内缘距前庭窗上缘、下缘的垂直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段下缘距鼓岬外缘最突出点、圆窗龛后下缘的垂直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人工耳蜗植入术面隐窝径路相关结构关系的研究:鼓岬外缘最突出点距圆窗中点、圆窗龛后外缘、锥隆起顶点、面隐窝后缘、面隐窝前外缘顶点的距离在侧别、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技术是研究面神经管与周围结构影像解剖的良好方法,可为面神经病变的诊断及避免术中的意外伤害提供可靠信息.
面神经、解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27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4-B-31;7062019
2009-0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473-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