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324.2006.02.007
16层螺旋CT后处理方法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41例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以及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将CT横轴位图像以及后处理图像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以及仿真内镜(VE)分别与CAG对照,分析评价不同后处理图像在诊断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MPR、MIP、VR、VE判断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5%、94.4%、90.9%、90.3%;45.1%、82.4%、62.7%、69.5%;57.7%、87.0%、74.5%、75.8%;52.1%、85.1%、69.8%、73.0%. 结论 MSCT多种后处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诊断中应以横轴位图像结合MPR为主,VR、MIP和VE为辅,能准确、立体、直观地显示并判断冠状动脉病变.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疾病、后处理
25
R5(内科学)
2006-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