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324.2002.11.002
蛛网膜下腔MR仿真内镜成像技术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磁共振仿真内镜(MRVE)成像技术、方法及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临床要求常规序列检查的患者采用二维快速自旋回波重T2序列(2D HT2-FSE)加行磁共振水成像(MRH),其中颅脑15例,脊椎11例,源影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利用导航软件行仿真内镜(VE)后处理重建成像. 结果在2D HT2-FSE图像上,脑脊液呈高信号亮色,明显高于邻近组织结构信号,采用"黑底白影"阈值方式、250~1 100阈值重建获得了蛛网膜下腔VE图像.VE准确三维地展示了蛛网膜下腔及其邻近和穿行其间的脑、颅内腔、脊髓、椎管内腔、神经、血管与病变,对脑、脊髓表面结构,脑垂体、松果体和脑血管,部分颅神经起源、走行等显示颇佳,并可靠检出了小脑扁桃体下疝、听神经瘤、脊髓圆锥低位和椎管肿瘤、椎间盘突出等病变. 结论 MRH是蛛网膜下腔VE有效的源影像技术,VE为评价蛛网膜下腔、脑、脊髓及其血管、神经正常解剖、变异与病变提供了一种安全、无创性、立体观察的崭新手段.
蛛网膜下腔、颅神经、脑血管、磁共振成像、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内镜检查
21
R445(诊断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4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