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6663.2019.10.043
低分子肝素治疗肺栓塞并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组由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导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 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usembolism,VTE)的不同阶段[2]. 急性肺栓塞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数据显示初始诊断肺栓塞3个月内死亡率约为17. 4%,复发肺栓塞3 个月内的死亡率高达33. 7% [3]. 因此,早诊断及有效治疗是必要的. 抗凝治疗是肺栓塞或静脉血栓栓塞症最基础的治疗手段,其目的是治疗急性发作和预防血栓事件的复发[4]. 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低分子肝素,以及各种新型口服抗凝药. 低分子肝素同普通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出血风险小、无需监测凝血功能[5]及皮下给药几乎100%生物利用度的优势.同时指南建议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和磺达肝葵钠是肺栓塞患者初始治疗的基石[6]. 因此,在初始治疗或长期维持治疗阶段,它被广泛用于临床. 但所有抗凝药物都具有出血风险,尤其是在抗凝治疗的初始阶段[2].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部分肺栓塞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类抗凝剂后出现出血并发症,目前尚无恰当的方法来评估出血风险. 本综述总结了肺栓塞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并发出血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以便帮助临床医生权衡其风险和收益.
24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昆医联合专项2017FE468-210
2019-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922-1924,1932